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改革求突破、创新促转型”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创新档案服务为手段,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努力推进全区档案史志事业实现新发展。
一、围绕大局推进档案工作改革创新
1、走进企业创新服务。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站在档案史志独特视角,广泛采访高明有名企业和企业家,开展《高明百家企业风采》编辑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对外推介宣传高明形象的精品,为高明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服务。目前,我局组织的两个采访工作组,按计划深入联系全区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收到企业回传资料101份,并同步抓紧进行资料整理、初稿编辑和英文翻译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出版。
2、开展企业档案管理需求指导服务。积极与《百企风采》入选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企业档案管理的想法,解答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对需要提供档案业务指导的企业,我局积极快速响应,应企业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结合我区实际编印了《高明区企业档案工作实用手册》,供我区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并拟举办一期企业档案管理培训班,邀请省档案局资深业务处长前来授课。
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区委关于《佛山市高明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办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局在区委实践办和督导一组的悉心指导下, 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问题,结合档案部门实际,通过领导带头身先士卒、查摆剖析毫不含糊、开展批评实事求是、整改落实掷地有声,使我局教育实践活动自始自终扎实进行,圆满完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的任务,为推动档案史志事业创新发展和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保障。
三、馆内各项基础工作有新进展
1、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9号令精神,围绕实现丰富馆藏、改善结构、增量提质的工作目标,在做好常规接收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民生档案和重大活动声像档案拍摄及收集,使馆藏档案资源更加丰富,结构更趋合理。2014年目前接收了区直机关单位的档案2346卷、45208件(其中文书档案523卷、13952件;专业档案1823卷、31256件),涉及民生档案有:镇街婚姻档案、社保档案、招投标档案及知青档案等;收集了我区近几年重大活动声像档案的拍摄和整理共153个项目共558张照片;收集了我区近几年重大工程项目档案,另收集了各机关单位的电子公文5510份、现行文件253份。
2、切实做好档案的鉴定开放工作。按照上级档案部门关于档案鉴定工作的新规定,我局对区档案馆馆藏的文书档案1984年(部分单位至1986年)共73个全宗单位的档案进行了鉴定,对到期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已100%完成。至目前为止,已鉴定档案的数量有3151卷、20111件(其中2014年主要对馆藏1985年[个别单位至1988年]前文书档案共60个全宗单位的档案重新进行鉴定,鉴定的数量有555卷、5410件共12225条)。
3、进一步加强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继续保持到馆查档、委托查档、电话查档、传真查档、信函查档等便民服务的多种服务形式,突出开展数字档案馆档案查询馆内利用系统的试运行工作。今年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区档案馆以服务社会、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目的,共接待利用档案的人次达到915人次、利用档案792卷、 1491件,无偿提供复印达到2967页。
4、加大档案宣传力度。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区档案馆举办了“档案连着你、我、他——走进高明档案馆”主题宣传活动,邀请众多群众走进档案馆,向社会展示我区档案事业发展现状,宣传推介馆藏档案类型及档案开放利用服务,并在佛山日报今日高明同步登载“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增进广大民众对档案馆的全面认识,进一步提高档案意识。
四、档案监督指导服务有新提升
1、做好对全区档案年检工作的部署和对年检单位日常的业务指导。年初对全区年检单位发文布置了档案年检工作,对我区今年档案年检的评分标准重新作了调整,对检查内容和分值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增加对数字档案馆系统的使用等内容的考核。在指导立档单位做好各种载体档案的整理归档外,重点指导各单位做好档案的查密登记工作以及使用高明区数字档案馆立档单位系统。9月,对我区30个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严格按检查内容对受检单位的各项档案业务工作逐项检查逐项打分,进一步推进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开展。
2、加强对民生档案和专业档案的监督指导。对食品安全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农业种植类)重新修订,积极指导区直单位制订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重点指导区人资社保局、区职业培训就业局两个单位和区纪委案件档案、区信访局信访档案、区财政局农业税档案、区社保基金管理局业务档案、区卫生监督所业务档案、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招投标档案等的整理工作;区人资社保局的各门类的专业档案(工商认定档案、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劳动仲裁档案等)大部分已完成规范整理,区职业培训就业局的知青档案已完成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并移交进区档案馆;积极配合市档案局到我区开展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和便民利民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现场调研。
3、组织对档案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对本区机关单位专兼职档案员继续采取星期二预约培训和上门个别辅导的形式;二是做好全市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班的预报名和组织工作;三是积极发动档案员参加省市档案部门举办的各种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四是在全区关工组织创建“五好”关工委(组)培训班进行材料规范方面的授课;五是组织举办全区的企业档案工作培训班。
4、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指导和验收工作。按照《佛山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今年重点指导了区公安分局主管的高明区看守所项目、区代建中心的沧江路改造工程以及恒达交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西江新城核心区的项目。目前,看守所建设工程和高明区人和至西安河村段新建一级公路工程、杨梅至人和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正在准备申请档案专项验收。9月,配合市档案局对西江新城核心启动区市政工程(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龙高路九江大道立交建设工程、高明大道碧桂园路口立交建设工程等4个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进一步促进了项目参建单位对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视。
5、做好档案目标管理单位和复查单位的业务指导工作。一是在对区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积极物色培育档案目标管理对象,重点指导区沧江中学完成了文书档案和教育教学档案的整理归档;二是对到期复查单位(高明区财政局、地税局、公路局、纪念中学、人民法院)和复查整改单位(佛山监狱、高明监狱、检察院、荷城街道、更合镇)做好档案业务的监督指导工作。目前,佛山监狱、高明监狱已通过复查。
6、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网上审批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对审批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配置;按要求开展网上办事大厅重点服务专题建设;积极开展权责清单的编制工作。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新突破
1、继续全面推广数字档案馆应用工作。在我区数字档案馆综合应用系统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区各立档单位的数字档案系统应用工作,推进全区各单位电子文档在线接收、及时归档和全区各单位历史电子数据集中规范统一归档。
2、开展高明区数字档案馆数据资源库建设。一是按照数字档案资源库标准,继续规范区OA平台现有归档数据,全面把OA平台电子档案数据接收到区数字档案资源库中,实现区直单位现有档案条目数据直接迁移到数字档案资源库;二是继续督促区直单位对室藏民生档案开展密件排查工作,把非涉密目录数据迁移到数字档案馆资源库,进一步丰富资源库;三是开展好民生档案数字化处理,扩大数字档案馆数据资源库服务范围。统筹区直有关单位开展室藏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目前正开展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社保基金管理局4个单位的试点。按照2014年我区数字档案馆数据资源库项目建设任务,数字化加工项目正按计划开展。
六、档案信息安全有新举措
1、不断强化档案信息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和细化业务人员工作职责,实施保密安全各环节的问责制度,不断强化《档案法》、《保密法》以及档案归档移交,入库管理,数字化,档案解密、鉴定、开放及提供利用工作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操作和管理,切实抓好、抓实、抓牢档案信息安全防线。
2、加强档案解密划控工作。根据市档案局关于年内要完成馆藏文书档案查密工作的要求,馆藏文书档案总数89个全宗单位,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70多个全宗单位的涉密数据处理工作。
3、开展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根据市档案局关于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认真梳理馆藏档案,以馆藏专业档案为重点,挑选出第一批进行异地备份的档案数据共49802条,提高我区档案资源灾害应对能力。
七、史志编研有新成果
1、认真做好《高明区改革开放30年领导访谈录》出版准备工作。目前交由区有关领导审核,将进入印刷和发行阶段。
2、开展“佛山历史名人”资料收集。按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要求,认真做好“佛山历史名人”资料收集工作。
3、编撰《梁发传》一书。积极挖掘地方人物资源,组织力量开展《梁发传》编撰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初稿编撰,进入编辑审稿阶段,力争年底出版。
4、做好2014年鉴编撰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全部文字编辑、统稿工作,转入排版、校对以及送出版社审稿阶段,并同步进行彩页制作以及送出版社审稿阶段,确保于今年底前出版发行。
5、抓好地情网的资料充实。已完成《高明年鉴》1999~2001年的扫描、校对工作,完成了《高明年鉴》(1999)的上传,目前正上传《高明年鉴》(2000~2006)至地情网。加快《高明县志》扫描校对工作,争取年底前上传至地情网。
6、做好资料年报工作。一是做好本区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我区年报工作于2013年11月才开展,2012年的年报基本上交完毕,2013年稿件已收缴齐全,但内容及格式问题,已返回部分单位修改;二是做好上报给市地方志办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2013年上报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即将完成编辑工作,2003~2006年地方志资料年报资料,除部分图片还在整理外,文字部分编辑初稿已经完成,10月底前可上报给市地方志办公室。
7、创新工作方式收集保存家谱和族谱。年内,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家谱、族谱的编修和收集工作,重点扶持了更合镇平塘村的族谱、家谱、村史编修以及高村村史编修。原本复印,向社会征集已经出版的家谱、族谱等地情书籍28本(套),分别是《区氏林石家塾徵信录序》、《陈康华祖房家谱》、《敦涌家谱》等。协助市方志办借得荷城街道阮涌区氏族谱和杨和镇清泰村杜氏族谱进行复制。
8、完成《广东地方志纪事》(高明篇)的编写。《广东地方志纪事》(高明篇)分大事记略、志书篇、工作机构、志鉴出版情况、旧志整理、地情书和信息化篇等内容文字约1.3万字,收集相片图片7张。
9、加强读志用志服务。发挥志书的历史作用,为社会人士提供地情资料及信息。
2014年我局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区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一是档案史志工作改革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档案信息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我区档案史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为指引,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提升区域价值,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战略大局,进一步加强档案“三个体系”目标建设,不断提升档案史志服务能力,推动全区档案史志事业实现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档案史志资源建设
1、加大进馆档案接收力度。在做好常规档案接收进馆的同时,重点加强民生档案接收,如卫计局的“再生育审批类”、“病残儿类”,社保基金局的“工伤认定类”、“劳动能力鉴定类”,及我区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形成的档案,进一步扩大馆藏民生档案覆盖范围。
2、继续做好二级、三级机构档案接收进馆。加强对所属二级、三级机构档案业务的指导和监管,帮助其做好档案的规范管理,对具有地方价值、社会价值的档案纳入档案馆收集范围。
3、开展区内名人资料收集工作。通过民间挖掘、异地查找复制等新动作,开展高明籍革命先烈罗志、黄仕聪等历史名人的史料收集,填补区内空白。
4、加强地方志资料收集。深入各村居,采用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从群众手中挖掘最生动、最真实的历史素材,推进家谱族谱征集。在现有馆藏《高明县志》(光绪版)基础上,计划到外地开展收集、复制和保存旧志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档案史志利用建设
1、继续做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档案鉴定工作方案》、《档案开放鉴定标准》等工作制度规定,按计划对馆藏1984年后的文书档案做好开放鉴定工作。2015年主要对馆藏文书档案1986-1987年度约1.8万件的档案进行鉴定开放。
2、做好档案利用接待工作。继续保持到馆查档、委托查档、电话查档、传真查档、信函查档、数字档案馆档案查询馆内利用系统等的多种便民利民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各类档案的价值。
3、加强地情网资源利用。加快完成未上传的《高明年鉴》、《高明县志》及其他志书、地情书的数字化并上传至地情网,方便社会对地情资料的查询利用。
三、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和保密建设
1、不断改善档案安全保管保密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改善档案实体和数据安全保密设备设施,加强档案库房的巡查和监控,加强突发事件预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做好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不断提高档案资源安全防灾防损保障。
2、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和细化业务人员工作职责,实施保密安全各环节的问责制度,不断强化《档案法》、《保密法》以及档案归档移交,入库管理,数字化,档案解密、鉴定、开放及提供利用工作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操作和管理。同时,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开展文件档案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切实筑牢档案信息安全防线。
四、进一步加强档案依法监督指导工作
1、做好我区的档案年检工作。确定2015年档案年检单位的名单并发通知,做好年检单位档案工作的日常业务指导,开展组织现场检查及年检抽查单位的结果评定和对全区年检情况通报,不断促进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开展。
2、抓好机构改革单位和新组建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抓好机构改革单位和新组建单位的档案处置、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档案室库的建设、档案工作网络的建立以及各单位编制档案分类方案、各门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制订。
3、继续做好村居档案工作业务的指导。继续推行村居档案集中整理辅导制度,重点指导有条件的村委会和社区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4、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跟踪指导和验收工作。密切与项目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切实做好项目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组织验收工作。
5、继续加强对民生档案和专业档案的监督指导。继续加强对民生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帮助其完善相关档案业务标准,建立和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按时完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并指导有条件的部门稳步开展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1、继续全面推广数字档案馆应用工作。在我区数字档案馆综合应用系统基本建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有关硬件设备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各立档单位的数字档案系统应用工作,进一步促进全区各单位电子文档在线接收、及时归档和全区各单位历史电子数据集中规范统一归档。
2、稳步推进数字档案馆数据资源库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年推进的原则,逐步解决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存量缺失问题,逐年推进馆藏档案和区直单位室藏档案的数字化,不断充实档案数据资源库,推进建立全区档案大规模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2015年继续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实施部分馆藏档案和区直部门部分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数据标准化工作。
六、进一步提升档案史志“资政育人”能力
1、开展党史人物《罗志传》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做好扬名新疆的高明烈士罗志史料挖掘收集整理的同时,组织人手,编辑出版《罗志传》一书,全面展示高明烈士罗志的生平伟绩。
2、编撰的《高明历史文化丛书》。全书从高明名人、名胜、特产、美食等4个方面的内容,展示高明本土文化,让社会更多地了解高明历史文化的底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高明优良传统。
3、制播《高明百年 以史鉴今》电视节目。与电视台合作拍摄150辑《高明百年 以史鉴今》电视节目,重温自1915年至今,在高明所发生过的旧闻大事、人物故事等,以旧视频、旧照片等历史物品与如今的地址和知情人录像相结合的形式,把高明百年来的事情呈现在电视观众眼前,并编辑、整理、完善相关资料,为出版《高明百年 以史鉴今》一书作好准备。
4、按时按质,高标准编撰出版发行《高明年鉴》2015卷,并完成2014年《高明年鉴》的出版发行工作。
七、进一步提高档案史志工作社会影响力
1、加强档案史志工作宣传。重点以“国际档案日”为主题,联合新闻媒体,开展走近档案、认识档案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2、主动提供档案史志服务。为上级和全区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开展的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主动提供各类载体的档案资源需求服务,扩大档案史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八、围绕中心工作,做好上级部署的其他工作任务。
bt365体育在线
2015年1月17日